長久以來,人們多將「嫉妒」的發生,視為一種人格或道德上的瑕疵,所以人們多會掩飾與拒絕承認本身的「嫉妒」心理,也會避免指出他人的「嫉妒」作為,因為在世俗的社會裏,這無異是承認自己或指責他人在人格、道德上的缺陷,而這正是一種世俗上的社交忌諱。然而,「嫉妒」原本就不是人格與道德層面的問題,而是由人所普遍常見的一般心理,所交互影響與激發出的情欲現象,所以不是訴之於道德性的啟發、教化或規戒,即可予以消除的問題,也不是藉由彼此情感的交流與相互的認同,就可以徹底滅除或改變的事實,更不是人格高尚的人就不會發生的心理。

   「嫉妒」幾乎是無所不在的發生在人群之間,不論是親子、夫妻、兄弟姊妹、師生、朋友、親密的情人,或是信念上的同志,以及任何男女老少之間,都有產生「嫉妒」的可能,即使是善人與善人、宗教師與宗教師之間,也不例外。因此,「嫉妒」可以說是人格高尚者、善人、教育家、宗教師及親人所說不出口的內在問題,這是由於為他們所嫉妒的對象,往往就是相當親近的人,或者是具有比他們更高尚的人格、善績、智慧與成就者。最重要的是,人們即使知道自己懷著嫉妒的心理,卻無法自我克制與息止,並且多數會因為無法解除嫉妒的煎熬,以及坦然的承認在嫉妒心理的背後因素中,隱藏於內心的強烈欲望與堅執的驕慢,而拒絕承認自己確實嫉妒著別人,更會合理化自身因嫉妒所引發的對立、忿怨及破壞行為,這些表現在冷靜的旁人看來就是因嫉妒而陷於「狂迷」的處境。

   「嫉妒」不僅是人所常發生的心理與經驗,也是關涉最廣的情欲心理,並且是人會掩飾與拒絕承認的事實,同時也是極難消除與排解的情欲糾纏。若要息止「嫉妒」的發生及逼迫,只有經由當事者對於本身心理的充分自覺,並且確實的遠離「嫉妒」的發生因素,才有可能達至。

如果不了解嫉妒的內容,以及衍生的問題與苦惱,還有對人的束縛與逼迫,人如何會想要遠離或息止嫉妒呢?如果不了解嫉妒的內容,也不想要息止嫉妒,那人又如何會有探察嫉妒的意願,並因此而了解嫉妒的發生因素呢?如果不明白嫉妒的發生因素,人又如何得知嫉妒是否可以息止?又如何能夠明白息止嫉妒的辦法呢?

如果我們已經了知「嫉妒」的生起,不是單獨的自己發生,也不是由他人或某種心緒與行為而生起,更不是無有因由的自然發生,而是由平常的生活經驗所形成的諸多一般心理與情感,以及某種平常現實經驗的關連,所相關而起的情欲問題。那麼我們就可以明確的了知嫉妒是可以息止,並且息止嫉妒的方法,也能夠在「嫉妒」的原因當中得以正確與充分的找到。

因此,息止嫉妒的作法,在於必須先深刻的認識「嫉妒的內容,延生的問題與苦惱,以及對人的束縛與逼迫」後,再深細的探知嫉妒的生起因由,進而了知用去除與息止「嫉妒的生起原因」的辦法,即可息止嫉妒的生起,具足了這樣的的「正見」,即是滅除嫉妒的先決要件。依著如是的「正見」,則使人生起想要息除嫉妒的苦惱與逼迫的意志,並付予務實、精勤的實踐行動,也因而更加深入的覺察與明見嫉妒的內涵與苦--,如實得見嫉妒生起的因素--、嫉妒的息止及方法--、滅除嫉妒的實踐步驟--

若要深刻、確實的覺察嫉妒的內容、問題、束縛與逼迫,以及察覺嫉妒的生起因素,就要修習於念覺分,當安住於身心而專注的覺察嫉妒的身心實況,並步步的覺知這些諸多身心實況的因素與關連的所在,即可明見嫉妒的內涵與因素,並從遠離嫉妒因素的實踐,得以息止嫉妒的生起與逼迫。如是完整的修行方法,就是依「四聖諦」的準則與次第來修習七覺分。(見大正藏》雜阿含第305306117313263

 

嫉妒的因素如本書第三節所說,次第與內容有

一、在現實生活中,眼、色相緣起眼識(見),眼、色、眼識緣生觸(有樂觸、苦觸、喜觸、憂觸、捨觸),緣觸而生受、想、思(行),受者,若苦、若樂、不苦不樂(或說有樂受、苦受、喜受、憂受、捨受)。如是耳、聲……;鼻、香……;舌、味……;身、觸……;意、法相緣起意識(識),意、法、意識緣生觸,緣觸而生受、想、思(行),受者,若苦、若樂、不苦不樂(見大正藏》雜阿含第289290305306經)。

二、對日常經驗中,於眼觸入處、……意觸入處的身心內涵(五受陰)——因緣、無常,既不如實觀察,也不正思惟,而不如實觀察、不正思惟者則不如實見,不如實見者則於六觸入處不知集與滅,於六觸入處不知集與滅者則於五受陰不見緣生、緣滅,於五受陰不見緣生、緣滅者則不見五受陰(身心)無常、苦,如是知、如是見者,即謂之「無明」。(見大正藏》雜阿含第21024511702512983341144經)

三、不見五受陰無常、苦者則不見五受陰非我、非我所(此為身見)。不見非我、非我所者則於五受陰不生厭離,不生厭離者則生樂著,樂著者則生喜貪,即於眼入處、……意入處所起的愉悅、歡喜與忿怨、憂苦的感受(有樂受、苦受、喜受、憂受),產生生化反應性的身心約制。當人對於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的日常經驗,有所生化反應性的身心約制,即因而產生心理性的自我情感,並經由種種愉悅、喜樂的感受經歷,形塑出個人經驗上的自我勝任經驗、情欲滿足,並將理智認知轉化為信受的價值。(見大正藏》雜阿含第2102453111170經)

四、個人對於勝任經驗、情欲滿足或信受的價值,有著相當愉悅、喜樂的感受與緣著,從而形成堅執其中的貪愛、欲求,起了實踐行動的內在動力(見大正藏》雜阿含第311經,謂「見可愛、可樂、可念……,見已欣悅……繫著已歡喜,歡喜已樂著,樂著已貪愛,……去涅槃遠」;298經)

五、在實現欲求的想像與臆測中,引發思考而規劃出將來的「欲求的實現內容與步驟」,也就是在未來的「自我期許」、願望、理想。

六、依著「自我期許」的內容,形成了「自我接納」與「自我認同」的面向與標準並且依著欲求的實現步驟,而有不同實現階段的自我認同標準。對於努力於實現「自我期許」的人來說,階段性的自我認同標準就是引發「勝任感」與「挫敗感」的當下臨界尺度。例如:立志成為總統的人,規劃四十歲前作立委,五十歲前當縣、市長,六十歲左右當上總統,這三段式的實現步驟,形成三個不同階段的自我認同標準,也是引發「勝任感」與「挫敗感」的三個階段性臨界點。

七、從現實的經驗中,面臨了現階段自我期許、願望的「在他實現」與「自我挫敗」,形成了「自我認同」的障礙,並引發了挫敗感

八、對同一「自我期許」的所在,在既欣羨又憤拒、既認同又對立的兩極情欲衝突中,關涉起自相矛盾與錯亂的情欲,也就是「嫉妒」。

九、伴隨「嫉妒」而起的,是因「自我認同」的挫敗而起的慌亂、焦慮、失落、空虛與憤怒情緒還有為了尋求自我肯定而引發的妄想,因強烈拒絕挫敗與維護自我,而不自覺的發展出合理化、美化自己以及盡其所能的輕視、醜化受嫉妒者的自大心理

十、最後,實現欲求的迫切感與慌亂、焦慮、幻想、自大、憤怒的心緒,交織成思慮與情欲為之錯亂的狂迷,而有著背離常態的身心表現及作為。

 

從這些因素的相關性中,我們了解到遠離挫敗感才可以避免引爆嫉妒,以及慌亂、焦慮、憤怒、妄想、自大與狂迷的發生;若要遠離挫敗感就一定要滅除「自我的期許」;若要滅除「自我的期許」就必須遠離「實現欲求的想像與臆測」;若要遠離「實現欲求的想像與臆測」,只有息除對個人的勝任經驗、情欲滿足、信受價值的欲求;若要息除種種欲求,就必需息止生活中種種喜樂及愉悅感受的樂著。若要息除生活中種種喜樂及愉悅感受的樂著,就必須正觀於眼觸入處的樂受、苦受、不苦不樂受;耳……;鼻……;舌……;身……;意觸入處的樂受、苦受、不苦不樂受當於六觸入處正觀受、受集(因)、受滅(息止與方法)、受滅道跡(息止的實踐)、受味(貪著)、受患(無常、苦)、受離(離貪)。若要正觀六觸入處諸受,則必需由六觸入處起觀,所謂緣眼、色生眼識,三事和合觸,觸生受、想、思,如是正觀耳、聲……;鼻、香……;舌、味……;身、觸……;意、法……。從正觀六觸入處的集與滅,才能正觀五受陰的緣生與緣滅;若得正觀五蘊的緣生與緣滅,才得正觀五受陰為無常,並正見五受陰為無常、苦;正見五受陰為無常、苦者,則正見五受陰非我亦非我所,如是正見者則於五受陰生厭離;厭離者則喜貪盡,喜貪盡者則種種生活經驗上的喜樂及愉悅的感受不起,以及喜樂、愉悅對身心的約制與束縛不起。種種喜樂、愉悅對身心的約制與束縛,則種種實現喜樂及愉悅的欲求息止不起;種種實現喜樂及愉悅欲求息止不起,則「實現欲求的想像與臆測」不起;「實現欲求的想像與臆測」不起,則「自我的期許」、願求、理想亦得不起;「自我的期許」、願求、理想不起,則「自我確定、自我認同、自我接納」的面向、標準不起;「自我確定、自我認同、自我接納」的面向、標準不起,則引發「勝任感」與「挫敗敢」的臨界標準不起;引發「勝任感」與「挫敗敢」的臨界標準不起,則人生的勝任感、挫敗感就不再發生;勝認感與挫敗感不再生起,則喜樂、愉悅、傲慢與憂傷、鬱悶、卑怯、畏懼不起,而嫉妒也不再發生。當種種欲求與嫉妒不再生起時,則不再對人有所爭鬥、傷害與種種狂迷的破壞,因欲求與嫉妒而起的種種苦惱也得以息止,此所謂喜貪盡者說心解脫。

若要修習七覺分之前,當先修安那般那(入出息法)遠離於散亂,而後專注不移的覺察現前身心——此即修念覺分,依序的從嫉妒的內涵與伴隨的諸多心緒、苦惱覺察起——上表之八、九與十,並得以如實的正觀於「嫉妒」與苦。如是則使人生起應當要遠離嫉妒與苦的正見——此即修擇法覺分,從而在嫉妒的內涵中,覺察與發現引發嫉妒的原因——上表之七,而後覺知滅除嫉妒與諸多苦惱的方法,在於息止引發嫉妒的原因。滅除嫉妒的實踐步驟,則先要透過身心的覺察以具足以上的正見,明見嫉妒既不是由自己所作,也不是由他人、外境所作,或是由自己與他人、外境所共作,更不是無有原因的本來就有,而是依著特定的因素關連性而發生。所以,嫉妒不會是堅固不移、恆久長存,也不是自己想要滅除嫉妒就可以隨心所欲的息除嫉妒,更無法依靠任何外力的介入就可以遠離嫉妒,或是採取不理不睬的辦法就會使嫉妒自然的息止。縱使對他人的表現與成就,以歡喜、隨喜的心態來面對,也只是暫時的「調伏」和「舒緩」嫉妒的強度而已,實際上是無法避免與止息嫉妒的發生。只有引發嫉妒的「特定的因素關聯性」得以息止,才可以讓嫉妒不再生起,當獲得如是如實正見時,才具足息止嫉妒的智慧——此為滅諦如實知。依著息止嫉妒的智慧,具足遠離嫉妒的信心與意志,並實踐遠離引發嫉妒的種種身心作為,離欲、惡不善法,精勤不懈的深入覺察、禪思與實踐,得生喜、樂——初禪,進而離於覺觀,定生喜樂——二禪,乃至遠離喜、樂——三禪,遠離憂、苦,捨、淨念、一心,達到正定的身心狀態——四禪,這就是息除嫉妒的正道——道諦,透過正道的實踐,而達至嫉妒的息止——捨覺分

 

——本文節錄自 烏帕沙瑪比丘著嫉妒的覺知與息止》之序言及第七節部份內容

 

From  2006.法雨雜誌第三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uany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